My Reading Year, 2021
Best reads of 2021 《A thousand brains》by Jeff Hawkins 《On China》by Henry Kissinger 《The art of impossible》by Steven Kotler 《Good economics for hard times》by Abhijit Banerjee & Esther Duflo ...
Best reads of 2021 《A thousand brains》by Jeff Hawkins 《On China》by Henry Kissinger 《The art of impossible》by Steven Kotler 《Good economics for hard times》by Abhijit Banerjee & Esther Duflo ...
我圣诞假期期间在汉堡旅游,去年到过吕贝克,这两个在欧洲中世纪时期盛极一时的汉萨同盟城市,如今的城市发展却大相径庭,对历史感兴趣的同学应该都会对此感到好奇吧。我趁现在在汉堡就多了解了下城市发展历史,看到一些很有启发性的历史学者的观点,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。 一点历史背景知识: 汉萨同盟是12-13世纪中欧的神圣罗马帝国与条顿骑士团诸城市之间形成的商业、政治联盟,以德意志北部城市为主,以吕贝克...
如何高效休息是个困扰了我很久的问题,因为我早就发现,不会休息会让人在休息之后比工作完还累。17年时我还写过一篇文章《能量管理》,以记录当时对这个问题的思考。最近我对这个问题又有了新体会,根据一些阅读和实践,我总结出下面这份“坐班族的高效休息指南”,这些方法对我来说非常有效,写下来和大家分享交流! 如果你只有两分钟时间: 缓慢深呼吸,进入正念冥想状态,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呼吸上。 我目前还没...
最近集中看了几本关于创造力(creativity)的书,在这儿把笔记和读后感综合起来写成一篇,这样比分散着读或写笔记更加系统全面有主题。按主题读书并总结是我希望以后慢慢培养的一个进阶读书习惯,这就算是个开端吧。 以下三位作者的五本书,虽然主题都是培养创造力,但每位作者的视角都不同,不同书里的有些观点看起来也许相互矛盾,但这才是按主题读书的最大好处之一。我们有了不同来源相互论证同一件事的素材...
这是一篇我读《Good Economics for Hard Times》过程中写下的读书笔记片段的集合。 作者Banerjee和Duflo是MIT的经济学教授,共同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。两人于2011年出版过另一本也非常值得一读的《贫穷经济学》。 这本2019年出版的《艰困时代的经济学思考》讨论了多个发展经济学议题,包括移民/难民、国际贸易、经济增长停滞、收入不平等、气候变化、政府公信...
这是一篇高考十周年纪念文。用以记录结束高考之后的这十年间,我学到的也许是最重要的几条人生经验。 Know your game. 每隔几个月,都花点时间想一想,我正在做的这件事的规则是什么,我想要赢的最佳策略是什么,这件事值得我去做吗,我还有其他选项吗。 在高考结束之前,生活是简单的,规则是明确的:分数最重要,只要能拿到高分就能解决目前人生最重要的问题(上大学)。...
就两条—— Spend money where you spend time. 在你经常用的物品上花钱更值得。 比如床垫、枕头、日常穿的鞋、手机、电脑等。即使单价高,但长期看来,它们单位使用时间的花费其实很低。 以单位使用时间的成本计算,3000欧的床垫明显比3000欧的包包更值得买。 Spend money where you want to spend time. ...
这本书太惊艳,讲科研的书能如此引人入胜激动人心,我可能还是第一次遇到。 看了作者Jeff Hawkins的自述经历,真乃牛人也。他是那种我想象中的科学家,一个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热忱,可以超越既有规则,创造新游戏的人。 Jeff本科学的EE。但后来某个时刻读到一篇跨时代的大脑皮层论文,一下子被那个理论吸引,因此对大脑皮层理论研究产生极大兴趣,后来去伯克利读博。 在博士开题论文里,Jeff叙...
今天我上了人生第一堂唱歌课。 我是个毫无音乐天赋的人。 自从懂事后意识到了自己唱歌跑调,因此基本不怎么出入KTV更少在别人面前动嗓甚至哼歌。但在家时,偶尔兴致来了还是会跟着喜欢的华语歌曲唱几句,虽然唱得不悦耳,却依然是个能让我感觉良好并享受音乐的过程。 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吧。欣赏音乐是件没有门槛的事。 那我为什么突然想正经学习唱歌呢? 因为从前几年开始,我意识到,唱歌和跳舞都是对于...
如何准确翻译英语语境中「journaling」一词我想了很久,也没想到特别合适的中文词汇。「Journaling」比日记多了结构,比手帐少了花里胡哨的排版装饰,比日程本又多了内容上的丰富性。也许「日志」(每日记录)算是个最接近的概括吧。 从几年前开始,我养成了写日志的习惯。刚开始没想太多,只是觉得这看上去很有意思。到现在,我写日志的结构和内容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,也体会到这个习惯带给我的奇妙...